思考了很久,親子共讀的觸及率和按讚數非常低,到底要不要繼續下去呢?然而最近共讀了好幾本讓我頗有感觸的繪本,也想回歸初衷,透過貼文的方式和大家聊聊天。媽媽靜心繪本系列,旨在和妳們分享這些小孩喜愛、更讓我受益的童書。
|媽媽靜心繪本書單推薦|第一本|奶奶的白房子
思考了很久,親子共讀的觸及率和按讚數非常低,到底要不要繼續下去呢?然而最近共讀了好幾本讓我頗有感觸的繪本,也想回歸初衷,透過貼文的方式和大家聊聊天。媽媽靜心繪本系列,旨在和妳們分享這些小孩喜愛、更讓我受益的童書。
|媽媽靜心繪本書單推薦|第一本|奶奶的白房子
希希一歲了!
在這之前,爸爸和媽媽確診,打亂了原本想網美抓周的計畫,病程一兩週過去,希希也離週歲越來越近。其實之前發懶,遲遲沒有決定慶祝週歲的形式,最後在家裡以現有的物品抓周,簡單蛋糕慶生,也有滿滿儀式感。
才打了滿兩個月的預防針,幾個夜晚過去,這名當時只哭了五秒而且覺得口服疫苗很好吃的堅強嬰兒,不知又長了幾吋,新生兒尺寸的尿布已經無法擋,有一批衣服開始緊繃。
清醒的時間變長了。聽說嬰兒喜歡鏡子,所以初次嘗試。追視的能力明顯提升,對黑白圖卡注視的時間也更長。表情變多了,不再只有哭了。電視上說嬰兒第一次笑是因為終於看清楚爸媽的臉,雖然半信半疑,但至少日子不再只有吃與睡了。
離開月子中心已經一個月,育嬰的日子稱不上充實,但24小時忙得團團轉,像一顆不停打轉的陀螺。
秉持滾動式修正的精神,我們的嬰兒床從主臥室、客廳,一路搬移到嬰兒房。(半夜不能再用電視追《機智醫生生活》)漸漸習慣了和老公輪流上崗,分顧上下半夜的生活,雖然中斷睡眠還是非常痛苦,但是我們終於可以邊顧嫩嬰邊平躺在真正的床上,另一人也能至少擁有四小時的連續睡眠。
近期收到許多親友的祝福,非常感謝大家在疫情期間各種贈禮投遞,希希感受到心意滿滿。
回家以來,經過前幾日的磨合,本來預設的親餵模式不盡理想,太耗時且寶寶容易不耐煩,怕吞入更多氣體後續不易護理,媽媽也經常隨寶寶大幅度的扭動姿勢不良。雖然大家說親餵倒吃甘蔗,我們毅然決然轉瓶餵。缺點有很多,尤其在前幾日還沒有電動擠乳器的時候必須純手工,很怕再次媽媽手,幸好很快的找到理想的擠乳器。瓶餵同時也是雙面刃,需要撥出額外時間餵食,好處卻是可以假手他人。目前來說,能換取時間的方法都是好方法。
觀察寶寶便便其實是每天很重要的功課。希希從幾天前的母奶土石流,突然轉為配方成型,本來以為只是奶量差異造成,沒想到昨晚(0m29d)開始出現了疑似腸絞痛的症狀,徹夜哭鬧,睡睡醒醒,拍嗝也沒有太多的改善。我們開始嘗試水解奶粉,暫停母乳。寶寶按摩、趴姿、網購寶乖亞⋯⋯能做的幾乎都做了,好像也不見改善。
本來希望透過健兒門診詢問醫生的,沒想到醫生只回答:「腸絞痛需要嚴謹的定義。」是否需要換水解奶粉、益生菌都是保守的答案,解釋得也不仔細,讓我下定決心下次要掛其他醫生的診⋯⋯(註:是否對配方奶過敏可以觀察腹瀉狀況,若無則不必換水解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