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終於把日劇《月薪嬌妻》(We are married as a job!)追完,

其中有幾句台詞非常喜歡,雖然是中譯的,也不知道與原文有沒有差異,但喜歡它所要訴說出來的涵義,或者帶給我的第一感覺。

用什麼語言來表達,如何表達,就是譯者的事了!

 

「想哭的時候一笑了之,或許,人們都是這樣生活下去的。」

「全職主婦的全年無償勞動時間是2199小時,換算為年收入為304.1萬元。」

「逃跑也要生存。」

「人生本來就是巨大的消遣。」

「工作一半是由無可奈何組成的

 另一半 想回家

 但是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」

  • 喜歡的許多台詞都是沼田所說的呢,對我而言,他就是全劇哲理的化身,或許說他就是一個中立的旁觀者,可以很理性地站在很高的高度來觀看主角。甚至也像神一樣的可以決定主角的去留?

「工作 是人和人的羈絆

 即使在狹小的世界裡也可以品味

 人和人之間的羈絆」

  • 剛好最近也看了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覺得劇中使用了好多阿德勒心理學的概念,尤其是在講述人與人的羈絆、連結這一塊。
  • 寫下的台詞有許多都是與「工作」相關,或許是覺得特別有共鳴,當然這也本來就是全劇想要探討的主題,也跳脫了舊式「契約結婚」的套路。

「比起只是單純賺錢就好的事務性工作,更想要透過好感來連結的工作。」

  • 這句我真的非常喜歡,因為過去所做的就是事務性工作,也像是女主角一開始所做派遣公司的辦公室活,而那也剛好不是自己所心屬的領域。總之,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真的很重要!工作雖然不是人生的全部,但也畢竟佔據了人生的一大半。如果「工作一半是由無可奈何組成的」,那麼就試著讓討厭的工作,變成不那麼討厭的工作吧。

 

大學時修讀文化研究、社會學概論讀過幾個關於家務勞動價值的理論,如今卻能在日劇中看到這樣的議題探討,不得不佩服編劇。(並且後期還牽涉到「自己的房間」與獨立思考的空間此一議題!)

全劇打破了關於「主婦生活」美好的想像,深化了普世丈夫如何將「愛的榨取」實施在妻子家務勞動的事實(尤其在日本社會)。或許女主角在工作上作為一名主婦,可以非常享受並盡責,但以主婦之名處理家事時,就無法像對待工作一般負有責任心,因為得不到相對的報酬。然而劇中「共同經營責任人」的概念,將在外勞動的薪資與家務勞動的付出一併納入分工,打破上司與下屬的支配關係,或許就能解決支付不平等的矛盾。

經濟來源與家務勞動永遠不可能是同等的付出,但如果加上「愛」,很多事情都能說得通了。

看完之後仍然不減我對於主婦生活的美好想像與熱情(畢竟女主角換了那麼多次圍裙!做了那麼多精巧可愛的便當!),但前提當然是彼此都帶著滿滿的感謝與敬意,共同生活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我是爛主婦 的頭像
    我是爛主婦

    我是爛主婦|希希家的三人生活

    我是爛主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